为积极响应教育厅关于教育数字化号召,深化智慧课程建设,推动教学质量升级,3月17日,商学院特邀国测学院张立老师开展专题培训讲座。本次讲座以“如何打造高质量课程”为核心,围绕“为什么要上好一门课”、“管好学生”、“讲好课”三大维度展开,为学院教师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深入浅出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张立老师结合新时代教育要求,深入剖析“为什么要上好一门课”。她指出,高质量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呼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之问。通过案例解读,她强调课程对学生能力塑造、价值引领的深远意义,引导教师从教育本质出发,重新审视课程建设的使命感。
在“管好学生,建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环节,张立老师分享了实用策略。她提出,师生情感联结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教师需关注学生主体地位,通过主动沟通、鼓励激发、科学引导,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生态。无论是日常互动中的关注,还是教学过程中的激励,都能让学生在情感认同中主动参与学习,为课程效果奠定情感基石。
围绕“讲好课,吸引学生”,张立老师从教学设计、方法创新等角度展开讲解。她结合智慧课程建设,深入阐释如何打造具备“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一方面,倡导运用“产出导向+产教融合”的OBE理念,提出课程目标设计需融合知识、能力、素质维度,凸显高阶性,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复杂工程问题分析;另一方面,强调创新性,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基于项目的“多场景混合式教学”,以任务驱动、线上线下环环相扣的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框架。此外,落实挑战度,设置跨学科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综合能力,实现“两性一度”在课堂中的有机统一,让课程既有深度又富吸引力。
此次讲座内容充实、案例生动,既立足教育理论高度解析课程建设内核,又紧扣教学实践痛点提供落地方案,为智慧课程建设注入新思路,也为商学院教师搭建了智慧课程建设的实践框架。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助力教师将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打造更多优质智慧课程,为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撰稿人:赵丽娜; 初审人:王世辉; 终审人: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