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处级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高学会〔2023〕108号)等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必威betway东盟体育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人员范围
必威西蒙体育在职在岗教师,均可报名参赛。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可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团队教师须有明确、合理的任务分工。其中:
1.报名参赛课程须由参赛主讲教师近5年内主讲2轮及以上。
2.参赛课程如与本校往届全国和山东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课程同名(含为区分不同授课对象,在课程名称中标注不同罗马字符或英文字母等的课程),应提供参赛材料明显不同的写实性说明,经学校核查确认后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推荐参赛。
3.已获得往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的主讲教师不能再次参赛。
4.已获得往届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奖项的主讲教师,再次以主讲教师身份参赛的,不再授予同等次或低等次奖项。
二、参赛组别
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领域设立新工科组、新医科组、新农科组、新文科组、基础课程组、课程思政组、产教融合组等7个大组,每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共计21个组。具体分组如下:
第1组为新工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2组为新医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3组为新农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4组为新文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5组为基础课程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6组为课程思政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7组为产教融合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鼓励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科技、储能技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含区块链)、生物育种、智慧农业、智能医学工程、国际传播等相关专业领域和耕读教育、全科医学、中医药经典、“理解当代中国”(外语专业)等相关课程的教师,以及临床教师积极报名参赛。
三、参赛教师需提交材料
1.申报书。申报书样式详见附件1(需在大赛官方网站填写后导出,并加盖公章),命名为“课程名称+申报书”。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命名为“课程名称+教学(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教学创新成果(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目录详见附件2,命名为“课程名称+教学(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目录”。
3.参赛课程教学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两个1学时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
参赛教师所需提交的相关材料(申报书除外)和现场汇报环节中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及所在学校名称、校徽、标志性建筑物等透露参赛教师(团队)身份的信息。
四、比赛安排
(一)选拔推荐
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10日,经由个人申报、院(部)推荐的方式确定参赛人员。每个院(部)至少推荐3项,其中每个组别(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至少各一项,可个人申报或作为团队主讲教师申报。
2023年12月15日前,参赛选手通过大赛官网进行报名,并提交申报书、教学(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及支撑材料、参赛课程相关教学材料,大赛网址另行通知。各学院(部)对推荐选手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材料的原创性和规范性负责。
(二)学校评审
第一阶段:网络评审阶段(2023年12月15日至12月20日)由学校组织专家评委对教学(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和参赛课程教学材料进行评审打分,其中参赛课程教学材料成绩30分、教学(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成绩30分。根据网络评审成绩由高到低排名,遴选入围第二阶段比赛的项目及三等奖、优秀奖获得者。
第二阶段:现场评审阶段(2023年12月20日至12月29日)参赛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委依据参赛教师的汇报进行10分钟的提问交流,现场评审满分为40分。选手的最终成绩,由网络评审成绩和现场评审成绩综合确定。现场评审阶段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网络评审阶段和现场评审阶段具体评分标准详见附件3。
五、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组委会,统筹赛事的组织领导、安排部署、赛事争议处理等事宜。由校领导、教务处、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各学院(部)负责人组成。
主 任:郑华美
副主任:束 靖 张秀广
成 员:于克学 赵志桓 杨现德 张忠峰 张桂斋
杨向黎 李百秀 连 华 高千秋 韩 璐
周安忠 闫保英 陈献锋 付 琦
六、奖励办法
比赛拟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原则上按参赛总项目10%的比例确定一等奖、20%的比例确定二等奖、30%的比例确定三等奖获得者,其余为优秀奖。获奖项目均颁发荣誉证书,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并作为职称评聘与任期考核的重要依据。按照本次校级比赛结果择优推荐参加省赛。
七、相关要求
(一)各院(部)要高度重视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工作,密切结合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工作,借助本次比赛,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把本次比赛作为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好选拔推荐,遴选出能够代表本院(部)教师良好精神风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选手参加比赛。
(二)12月15日前,以学院(部)为单位汇总推荐参加大赛情况,填写《必威betway东盟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教师汇总表》(附件4),经院长(主任)签字盖章后交济南办公楼409室;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gyjyk@sdaeu.edu.cn。
联系人:冯露 联系电话:88593899
附件1: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申报书
附件2: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创新(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目录
附件3: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分标准
附件4:必威betway东盟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教师汇总表
教务处
2023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