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人才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迟宝杰:以赤诚之心,尽青春之责

发布日期:2024-12-10    作者:     来源:     点击:

迟宝杰,女,中共党员,农学博士,作物学博士后,副教授。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经济作物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省科技专家库专家、济南市青年创新先锋,山东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山东昆虫学会理事,《农业科技通讯》编委。致力于作物绿色高效种植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及其机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校青创团队发展计划等科研课题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制定山东省技术规程7项。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济南市优秀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等。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寄语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时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精业笃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迟宝杰老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完善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实际生产及学科发展情况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扎牢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突出重点内容和典型案例讲授,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作为班主任,利用课间与学生、任课教师、辅导员交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专业课教师,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潜移默化坚定学生们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次获评“优秀班主任、学业导师”荣誉称号。

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学科竞赛,指导学生在全国和省级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实验技能大赛等系列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指导学生获“优秀毕业论文”。在课程教学和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二、守正创新,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经济作物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山东是农业大省素有“粮棉油之库”的称号。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棉油等经济作物争地矛盾问题凸显。如何有效缓解棉油争地矛盾,保证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生产,提高农民收益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针对棉油争地矛盾突出,以及传统间作、轮作种植模式存在的系列实际问题,迟宝杰老师及所在团队始终积极以提高生产力、经济与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开展棉田种植制度和模式创新的研究,投身农业创新驱动发展。团队率先研制出的棉花花生换位间作新模式可同时发挥间作和轮作的优势,较传统间作模式的棉花和花生皆增产10%以上,节本增效20%,复合种植模式与棉花单作相比,土壤肥力和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均有所改善,具有较好的培肥地力和控害作用。此项技术为缓解棉油争地问题、解决连作障碍、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在黄河流域生态区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研究结果先后在Field Crops Research、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等国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引起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技术成果入选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在黄河三角洲等地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相信迟宝杰老师一定能在未来的教学科研中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