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5日在北京开幕。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干部师生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关注全国两会,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结合各自学习和工作实际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交流心得体会。
校党委书记 张鸿波:2025年全国两会教育话题紧扣时代脉搏,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以党建引领为根本,践行“1161”党建工作体系,打造“强农强国 奋斗有我”党建品牌,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绿色引领、数智赋能、农工融合”的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扎根齐鲁沃土,为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奋力谱写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的山农工篇章。
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进京:《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实施,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作为涉农高校,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强化特色学科建设,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打造农工融合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学校将紧抓新质生产力发展契机,深入实施“科技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解决绿色农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问题,以实质性成果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
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处处长、教授 王明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地实施的开局之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意义非凡、催人奋进。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两会精神,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主动对标国家战略和时代需求,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建设为抓手,抓实抓好各项建设任务,以实际行动回答好“教育强国,山农工人何为”的时代课题。
教务处处长 束靖: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目标任务让人深感振奋。作为农业类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引领,紧扣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以“新农科”建设为支点,培养更多“带泥土味的工程师”,为乡村振兴注入生生不息的智力动能,撬动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教育链”四链融合的育人新模式,将专业对接产业、教学对接生产,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咬合,知识传授与产业创新同频共振,将教育强国战略在农业工程领域创新演绎, 奋力谱写教育强国的“山农工答卷”。
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樊洋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全国两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回顾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在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现了新的飞跃,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日新月异。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和嘱托,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深入推进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推进教育数字化,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商学院院长、教授 连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思想引领、数智赋能、农商融合”人才培养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智慧课程建设力度,优化数智实验教学环境,AI赋能教学手段,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组建“数字乡村治理与绿色发展创新团队”,聚焦数字经济、企业创新、乡村治理、绿色发展等学科领域,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培养懂农业、通数据、善经营的新商科人才,形成“学科特色化、成果场景化、育人实战化”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为建设教育强国与乡村振兴贡献商科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周安忠:通过收听收看大会盛况,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等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在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蓄力聚力实现新突破,为推进新时代马院建设、思政课建设,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力量。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潘莹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实际行动积极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践,把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有效结合起来,为乡村全面振兴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4级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吴禹霏:在今年全国两会中,教育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全国教育大会的成功召开,为教育发展筑牢根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印发,更是为教育强国建设锚定方向。这些年,教育领域改革成果显著,像“双减”政策落地,让我们有了更多课余时间去发展兴趣、提升自我。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的重视,让我们看到国家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也让我们对教育强国建设充满信心。作为农业类院校的青年学生,我们将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心怀兴农报国之志,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在实践中砥砺心智、锤炼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实现梦想、绽放光彩,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从而更好地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